|
冬天取暖的温度怎么设定合理,国际的取暖标准是多少度?时间:2018-12-22 每年的冬天一到,北方纷纷都开启集中供暖时代,全国的北方城市,迎来了一股暖气的热流。
而这两年在南方城市,许多的家庭用起了暖气。但关于温度合理设定,以及集中供暖单位给出的温度标准问题,各个地方的都众说一坛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。
但实际的温度标准到底为如何,人群和环境相结合,如何去设定温度才合理和节能?
国际取暖温度标准
据国内外有关卫生部门的研究结果,当人体衣着适宜、保暖量充分且处于安静状态时,室内温度18℃无冷感,15℃是产生明显冷感的温度界限,本着提高生活质量,满足室温可调的要求,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《室内空气质量标准》(GB/T 18883)要求,把民用建筑主要房间的室内温度定在16℃以上作为合格温度,18℃为标准室温。
所以在国际上对于冬季取暖的温度标准为:18℃±2℃。
取暖温度标准,对应人群如何区分
取暖温度标准18℃±2℃,这是国际的标准。但落实到具体取暖的场景,我们还是要根据家庭的人群来设定自身的所需的温度,从而达到舒适的取暖,而不是燥热或者干脆不暖。
在冬季取暖中,我们根据区域以及房屋的保温性能来做区分,最后就是考虑室内本身自有的一个室温。
这里就按照南方北方的均匀温度来做说明:
北方冬季室内带有保温的室温在6-9℃区间,而保温结构差的则会略差,则是在4-7℃(数据只是区间室温数据)。
而南方房屋不存在保温一说,加上墙体较薄,窗户比较宽敞,因此南方冬天室内的室温在12-18℃区间,没有任何的保温性,但它本身的温度不会低到很低,只是比较阴冷,所以南方的温度若低于10度,那么整个室内的空间都会感觉很冷。
接下来就得说下人群的区分:
小孩无疑是抵抗力最差的,所以温度最少都得在23℃(他自己单独独立的空间下)如果在客厅或者厨房,我们则需要给他多加一件衣服,这里就不能太依赖取暖,毕竟厨房和客厅的空间范围都比较大,而且比较宽敞。
所以相对而言,小孩一旦离开了温度低于22左右的房间,你就真的得给他加衣服了。
再说到老人,无疑老人的抵抗力也很差,并且步入老年之后,老人非常的怕冷。所以在冬季老人的室内空间温度,最少是20℃起步,在20-22区间是最好的。
虽然室温有21-22℃,比较适合老人冬季的室内取暖温度,但老人不能像成年男、女性那样子,身上的衣着衣物,不能太过单薄,不然还是会感到不暖或者冷的感受,甚至是感冒、发烧等。
最后再说下成年人,成年人的身体比较强壮,各方面的素质比较好,所以相对与老人和小孩来说,成年人的冬天取暖室温温度设定在18-19℃左右,其实已经可以了。
不管穿着睡衣或者是外衣,成年的室内空间取暖温度18、19℃,都已经远远足够。
因此最后根据人群地域环境温差之间,我们总结得来的数据为: 1. 小孩子:23℃以上为最佳,但还需要给孩子,做好外衣的防护寒气入侵的措施,避免环境变动时,会造成寒气入体,从而造成感冒、发烧等症状。 2. 老人:21-22℃,比较适合老人的室内取暖温度,不高也不会太低。老人所在的空间,也得和小孩子一样,需做好外衣的防寒气入体措施。 3. 大人:取暖的室温在18℃左右即可,但需主要不能坦胸漏背,外衣可以是睡衣或者一件衬衫或T恤即可。
通过以上的人群和低于区分,我们最终清楚的知道,不同的人群可以,根据环境和地域,清楚知道什么样的温度比较合理。
最后则在插播一则“全民福利”!
社会不断在进步,科技也不断在更新,传统供暖方式所出现的维修费用高、升温时间长、取暖环境太过干燥,让人体水分过度流失,从而引起的喉咙发干、头闷发晕、流鼻血、抵抗力下降等问题,让我们一直欲罢不能。
取暖环境过于干燥也就罢了,在取暖时因为温度保护措施无法实施,从而造成的公摊热量流失问题,也让我们发狂。
但石墨烯智能家居取暖的出现,则是为每位家庭都带来一个“取暖界的福音”。
它1秒速热,通电之后99%的电都转化为热能,它还可以做保温措施,让您的取暖热量,只为你自己服务,而没有多余的热能公摊流失。
它发热所散发的远红外线,是和太阳光一样的“生命光线”,即让人感到舒适,也能被人体所吸收,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、新陈代谢等理疗方式。
它的升温只需要15-30分钟,而不需要1个小时,更不需要10几个小时,比你目前所能看到的取暖方式要节能30%。
使用石墨烯智能家居取暖方案的房子,100㎡(平方米)的房子,每天24小时开启不间断运行,1个月30天下来,电费按照0.55元/℃(度)电价计算,在北方的电费只需要300-500元/月。
而南方也只需在600-1200元/月的电费,如果再根据谷峰电价的阶梯,加上自己的合理化利用,这个费用还可以更低。
所以,石墨烯智能家居取暖系列,才是您现在开始需要考虑的一种“健康、环保、节能、低碳”的家居取暖!
版权声明:本文为桐昕石墨烯全屋采暖独家原创,未经许可或授权,转载的请注明来源,未注明来源的转载、侵权盗用,必将追究相关责任。 |
|
|